缺陷报告

定义:标识并描述发现的缺陷,具有清晰、完整、可重现问题所需的信息的文档。

可理解为:测试人员发现缺陷,,将缺陷记录在《缺陷报告》中,通过缺陷报告将缺陷告知给开发人员,并对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。缺陷报告是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之间重要的沟通方式。

核心要素

包括:缺陷编号、缺陷状态、缺陷标题重现步骤(操作步骤、预期结果、实际结果)、严重程度、优先级、缺陷类型、测试环境、指派人。

缺陷流转过程

八大状态

编写技巧

  • 对错误的描述要做到简洁、准确、完整,揭示错误实质
  • 尽量使用短语和短句,避免复杂句型句式
  • 每个软件问题报告只书写一个缺陷或错误
  • 明确指明错误类型和严重程度
  • 每一个步骤尽量只记录一个完整操作
  • 复现的操作步骤要完整,准确,简短
  • 可以附加必要的错误特征图像(截图、服务器日志、业务访问地址
  • 可以附加必要的测试用例

缺陷报告内容

  1. 缺陷编号

    缺陷的唯一标识符

  2. 缺陷状态

    缺陷跟踪过程的进展情况:

    ①新建:刚发现的缺陷

    ②已指派:已经由测试人员将缺陷指派给开发人员进行处理

    ③已打开:开发人员正在修复缺陷

    ④已修复:开发人员完成缺陷修复,还未进行回归测试

    ⑤已拒绝:发开人员拒绝修复

    ⑥已延期:对缺陷进行延缓处理

    ⑦已关闭:由测试人员回归测试后,缺陷不存在了

    ⑧重新打开:由测试人员回归测试后,发现缺陷仍然存在

  3. 缺陷标题

    缺陷的概述,描述问题本质

  4. 重现步骤

    ①一步一步描述再现缺陷的操作步骤

    ②预期结果

    ③实际结果

  5. 严重程度

    缺陷对软件系统的影响程度

  6. 优先级

    修复缺陷的重要性或紧迫性

  7. 缺陷类型

    根据缺陷产生的来源和根源划分出的缺陷种类

    功能、配置、安装、性能缺陷

  8. 测试环境

    测试环境配置,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

  9. 指派人

    缺陷产生模块的开发负责人


测试报告

定义:记录测试的过程和结果,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的文档。

分类:阶段测试报告、整体测试报告

报告内容

一、概要

  1. 编写目的

    ①对测试报告进行相应的解释

    ②对项目进行介绍

    ③对于测试任务进行简单描述,要测试哪些内容

  2. 测试人员

    类似于测试计划中的人员分工,简单描述日期等

  3. 测试环境

    软件和硬件环境

二、测试过程

阶段测试报告:

  1. 测试进度情况

  2. 用例执行情况

  3. 缺陷统计

总体测试报告

  1. 各版本的测试情况

  2. 各版本的缺陷统计

三、缺陷分析

  1. 按照缺陷级别

  2. 按照功能模块

  3. 按照轮次

  4. 缺陷总数

  5. 缺陷类型

  6. 缺陷趋势

四、测试总结

  1. 测试结论

    通过/不通过;

    需求覆盖率100%,测试用例执行过率100%;

    缺陷:致命=0,严重=0,一般=0,提示≤10%。

  2. 风险分析

    测试进度、人员安排导致的风险;

    测试内容考虑范围之外导致的风险;

    测试环境不全面导致的风险。

  3. 遗留问题

    遗留问题描述、等级、处理方法。